当前位置:首页 >> 绿串珠

定安岑氏宗祠一扇通往200多年老县城历史的窗口银灰杜鹃

2022-08-05 13:23:51  坝子农业网

定安岑氏宗祠:一扇通往200多年老县城历史的窗口

岑氏专祠一角

宗祠正殿大门前的牌子已陈旧斑驳

11月28日消息:西林那劳岑氏“一门三总督”及其府第宫保府名扬四海,前往参观者络绎不绝。相比之下,岑氏家族在田林县定安镇的岑氏宗祠则鲜为人知。

这座那劳岑家第三位总督岑春煊于清末建造的岑氏宗祠,位于定安。定安原是老西林县的县治所在地,是一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县城。时光流转,如今的定安已是旧貌换新颜,唯有岑氏宗祠这样的筑,才能让人想起这里曾经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。

宗祠建筑规格犹存

走进定安镇粮所,穿过中间有低矮砖瓦房的操场,一面历经岁月风霜洗礼的古朴院墙映入眼帘,由正中小门入,破窗,烂门框,一切都显得陈旧、凌乱,若不是穿过大门,看到两只石狮子及一块20世纪90年代田林县政府立的破旧石碑,很难想象这是“一门三总督”岑氏家族的宗祠。

天下着小雨,透过烟雨望去,南侧是同样陈旧的老屋。“那(岑氏专祠)也是岑氏宗祠的一部分,绕回去才有路过去。”镇里的干部说。回绕穿过一个菜园,通过一个小门,进到里屋,正屋颇为宽敞、完整,正屋过去是个院子,中间有凉亭,再往前是大门,大门两边各有一间厢房,凉亭南北两侧是通廊,这个部分是一个四合院。

“通廊原来都有小门,北通主体房屋(岑氏宗祠的正、前、后殿部分),南通小砖瓦房(应是昭忠祠一部分)。”粮所已退休的老所长罗建庭介绍说,岑氏宗祠共分三部分,即双狮守候、四合院、小砖瓦房,由北向南逐渐趋小,三个部分的后墙内侧原来都挂着岑氏家族列祖列宗的牌位,整个建筑原来有三个大门,两个东门,小瓦房开的是南门。

罗建庭1972年来到定安粮所当所长,当时的岑氏宗祠已被破坏,罗建庭的工作是根据要求,清理瓦砾残砖断墙,建晒谷场,挖开墙面做小门,把通廊改造成种粮仓库等。

有一年,突如其来的一场火灾把罗建庭的家给烧毁了,没有地方住,他曾搬到通廊改造成的一间小屋居住过好长一段时间,小屋里凉快的夏天,至今仍让罗建庭难忘。

宗祠建于1906年

据罗建庭介绍,当年他们建晒谷场的时候,现场还发现很多岑氏宗祠的祖宗牌位,长约4米,宽近2米,还挖出很多石鼓以及大、中、小三种规格的金(属)钟,石鼓是垫房屋柱子用的(防潮、虫蛀等);每个金钟上都对边刻着大字隶书——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,旁边密密麻麻地用楷书刻着岑氏家族过世亲人的名字。

“建造日期在房梁上,你们看。”罗建庭对每个来访者都会这样介绍,在那间四合院的正屋,房梁上用彩笔书写着:“大清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十一月十一日辰时?太子少保御署两广新受云贵总督男春煊谨监立”字样。照此推算,岑氏宗祠是岑氏第三位总督岑春煊所建,时间为1906年。

记者查阅《田林县志》获悉,岑氏宗祠确系两广总督岑春煊捐款于清光绪年间建造,整个建筑坐西朝东,外有高6米厚1米的土墙围住,面积5880平方米。建筑采用庭院式风格布局,运用对称、平行、衬托等多种美学原理,突出了宗祠的华丽、壮观、坚固。从东到西设前殿、正殿、后殿、花园。正殿及后殿两侧,建有对称的四幢厢房,正门前立一对石狮,正门两侧设东辕门和西辕门。南面建岑氏专祠和昭忠祠,专祠前有一座四柱八角攒尖亭。

据悉,整个建筑群是四合院式硬山顶叠梁架,高脊、飞檐,檐下、柱子、山墙顶部均雕龙画凤,描花绘草,写诗题词,室内全由青砖铺成地板。岑家历代世祖牌位设在正殿内。解放后,宗祠划归定安粮所使用,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部分房屋被拆除。正殿、后殿及部分厢房位置即是后来的定安粮所晒谷场,昭忠祠被推倒另建职工宿舍,专祠用作面条加工房,东、西辕门已荡然无存。

记者查阅资料获悉,定安岑氏宗祠最初由岑毓英出资、岑氏族人捐资补助建造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,岑春煊及地方绅士捐资,扩建成后来的建筑规模。

双狮来自云南?一只险被毁

在“岑氏专祠”内,记者发现墙头的画、柱子、木架乃至瓦底都半白不黄的,有点像被刷过石灰粉的感觉。问罗建庭,才知道那是“文革”时期洒石灰水所致,罗建庭称,当年“破四旧”,把岑氏宗祠当“旧”来破,可是又不能拆——拆了粮所怎么办,于是有人想出洒石灰粉,让它颜色变白,就算“破旧立新”了。“原来柱子木架都是黑黝黝的,很有质感,墙上的画也很清晰,现在想来真可惜。”罗建庭遗憾地说。

“这对石狮子大有来头,我听老一辈的人说,那是在云南制作之后,用竹排经驮娘江慢慢运过来的,我们这边没有这种石头。”罗建庭称。

在保护岑氏宗祠方面,罗建庭功不可没,他来粮所当所长的时候,宗祠正门右侧的石狮子其实早被掀翻在地,石狮与坐墩分离,断了一只脚,坐墩和狮子左前腿上的小狮子也不知所踪,后来,有人还想把石狮子挪作他用,罗建庭劝说那是古文物,丢了可惜,才保了下来。

当时正好有一个隆林籍的石匠在粮所做工,罗建庭请对方帮忙修复石狮子,时为改革开放之初,石匠对“文革”心有余悸,怕惹祸上身,不想干,罗建庭陪了不少笑脸,说尽好话,对方才勉强答应,在群众的帮助下,用水泥照灌成坐墩,吊起狮子扶正,接了狮子腿,但小狮子石匠也不会雕琢制作,只好拿石头雕磨做球形,补了上去,这就是如今大家在正门右侧看到的石狮。

宗祠建筑亟需修缮保护

照一般人理解,宗祠大多建在居住地附近,西林“一门三总督”的岑氏家族世居西林那劳村,为何要把岑氏宗祠建在田林定安村呢?原来,在封建时代有个习惯,有钱有势的名门望族,都建有宗祠,而且走到哪里建到哪里。在那劳岑氏家族的鼎盛时期,岑氏父子在许多地方都建有宗祠?,百色、南宁、柳州、桂林等地都有,只是随着人事变迁、岁月磨刷,而今只剩定安岑氏宗祠保有局部建筑。

“当年在挖出来的金钟里还有两口哑钟,因为敲不响,作不了铃,没有被拿走,这两口钟幸运地被保留了下来。当时怕这两口金钟也被人破坏掉,我就和另外一个同事商量着一起把这两口钟埋在地下,当时我们还在埋钟的地方做了个标记。”罗建庭说起当年他把哑钟保留下来的事儿,相当高兴,“以前还记得这两口钟埋的具体位置,这些年来镇上建房修桥,当年做有标记的地方现在都已经铺上了水泥,我年纪也大了,记不清具体在哪儿了。”

定安,旧称者角村(壮语,意为青蛙寨),驮娘江与洞城河汇流于此。清康熙四年(1665年)“改土归流”建西林县后,县治选在定安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,提督方辅从云南回到定安,认为青蛙寨名不雅,建议改名定安,并题诗曰:永不谗言欣圣定,寿比古城盘石安;长寿万赖恩千万,生今从此歌盛世。当地父老截取诗之头尾,八字中得“定安”之名,沿用至今。在清朝,定安有土城(文府、武官府、守城府),三祠(即岑氏宗祠)、三街、十庙及一些教育设施等,官商常汇集于此,是位于滇黔桂三省(区)之间的名镇,鼎盛时期(清道光年间)拥有3000多户1万余人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之一“马神甫事件(即‘西林教案’)”就发生在定安,1860年太平军曾过定安,因当地官绅伏击太平军后队伤员,遭太平军回师屠城,史称“庚申事件”,据说杀了3000多人。此后,定安日益萧条。1941年定安又遭侵华日军飞机轰炸,城中古建筑大多被毁,定安再不复当年盛景。

改革开放至今,定安镇的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,但残存的古建筑却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,逐渐被毁掉,老县城所在地定安村,如今只剩残存的岑氏宗祠、林氏古宅以及西林教案遗址,亟需修缮和保护。

告别岑氏宗祠之际,细雨停歇,微风吹起,天空明亮了许多,回眸定安村,岑氏宗祠在新楼房之间卓然挺立,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西林老县城,如今只剩这些旧时砖瓦,能让后人追溯、回忆,余下的都如罗建庭埋下的哑钟,沉入地下,化作历史的云烟了!

后记:不少去过定安参观岑氏宗祠的人士,都表示对其将来命运的担忧,希望能够得到政府及社会的重视,保护、修缮好岑氏宗祠。11月18日,定安镇一位主要领导表示,修缮、保护岑氏宗祠主要是缺经费。不过,当地政府正在整理相关材料,努力把定安镇推进“广西历史文化名镇”系列,彼时,将给岑氏宗祠的保护带来新的转机。

骶髂关节炎吃什么好如何预防

保定治疗皮肤病中医

毕节哪家医院看灰指甲

引起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原因有哪些

重庆性病专业医院

相关资讯
友情链接